close



[編按:<負責的荷蘭少年>是一篇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國小教材, 我前幾年對抗某政府機關的爛公車電視政策時, 就曾經想起這個故事並自我期許:絕對不要債留子孫大家由此可知 國小教育對國家未來主人翁人格養成的重要性。我今日特別上網找到 這個故事,特此與大家分享。ps.天下烏鴉一般黑,我曾經想過,當年的爛公車電視政策如果是 被另一個黨派操弄,有可能置入式行銷更嚴重(請原諒我說真心話) 。]




負責的荷蘭少年

引用來源: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kululudd/article?mid=91



「責任」是什麼?「責任」就是「自己應該做的事」。


有位荷蘭少年有一天經過本鄉的堤岸看見堤岸上有一個小破洞,正在滲水。荷蘭少年想到這破洞如果不堵住,就會被海水的壓力所破壞,擴大成為大缺口,使堤岸崩塌,全鄉就要淹沒在海水裡。他想不出其他堵塞破洞的方法,就用自己的手指頭去堵住它。那破洞確實是嚴重的,因為不久那洞口就越來越大,流進來的海水也越來越多,不是一個手指頭堵得住的了。


荷蘭少年心裡恐慌,除了大聲呼喊以外,趕緊用手掌去堵住洞口,那地方是在郊外,路過的人很少,他的喊聲没人聽見,為了全鄉的安全,他只有咬牙支持下去。


天黑了,堤岸的破洞越來越大,流進的海水也越來越多,他把整條手臂都塞進破洞裡,夜裡天氣寒冷,泡在海水裡的手臂幾乎凍僵了,他的喊聲越來越弱,幸好被一個夜行的村民聽到了,那個村民發現少年做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,如果没有這個少年,第二天早上全村就要遭橫禍了,村裡許多男人都來了,合力堵好了堤岸的破洞。


「責任」固然是「自己應該做的事」,但是那「事情」可以是為自己做的,也可以是為別人做的。那荷蘭少年所做的事,是為全村的村民做的。


※討論問題


這是個真實故事,同學想想看,如果你是那位荷蘭少年,你會怎麼做呢?你在生活中有過類似的經驗嗎?比如說,


◎你發現水龍頭沒關緊,水一直流的時候,你是去關還是裝做沒看見?


◎你在學校看見紙屑、塑膠袋你會揀起來嗎?


你坐公車看見老弱婦孺你會讓座還是裝睡呢?


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角色,同學們也是,你們可以試著列出你們自己所扮演的各種角色,並想想這些角色隨之而來所應該負的責任喔!


詳細內容: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kululudd/article?mid=91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allclub 的頭像
    tallclub

    TallClub.TW

    tallclu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